2014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
 
从小扫帚官到老技术员

徐小勇 章存康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老杨就跨入了粮食系统,如今已经两鬓斑白的他,仍然激情满怀地战斗在国有粮食企业的岗位上。40多年来,他当过收购员、保管员、检验员、站长、主任。往事点点,记忆的海洋在他心中泛起些许银白的浪花。

  人人都是扫帚官

  老杨出生的年代,正赶上国家困难时期,家里生活艰难,“肚子饿、吃不饱”一直是伴随着老杨的儿时记忆。那时候要是能喝上一碗带点大米的稀饭便是莫大的幸福,人们像爱惜自己眼珠一样,珍惜每一粒粮食。

  到70年代初期,全国正处于统购统销时期,交公粮是家家户户的一件大事,那时的老杨已经当上了一名粮管所保管员。天还没亮,粮站外男女老少就互相簇拥着排队交粮,交粮的队伍浩浩荡荡,一直排到大门外,足有二里地。

  当时对公粮入库质量要求非常严格,交的粮食要晒得咬在嘴里发出咯嘣声才肯接收进库。每天交粮一直持续到晚上八九点钟,直到当天排队的人们交了粮,粮站的每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所有人员才能休息,常常是“白天一身汗,晚上一身灰”。过去粮管所工人都坚持发扬“完全”“彻底”的革命精神,地上见有粮就扫,见粮粒就拣,丢掉翻耙,就拿扫帚,别人都说“粮管所职工就是扫帚官”。

  据老杨回忆,扫干净还算轻松,最难熬的是上级要来检查的日子。粮管所那时还没有水泥场地,都是泥地,有时看到地下有个粮食粒踩到土里,也要蹲下身子慢慢抠出来;一些砖缝里的土粮、地脚粮,即使长青发芽,都要用竹签掏出来。

  一根大头针的故事

  老杨给我们讲了个故事。在一次粮食工作总结大会上,一位粮管所主任说,前天晚上工作时,一根别票据的大头针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怎么找都找不到,急得他一夜都没睡好。结果,第二天开工作会时,一拍桌子,大头针竟从桌板缝里蹦了出来。故事虽有些夸大,但却透露出老粮食人身上那股节俭、较真的“狠”劲。

  类似的事情也在老杨身上发生过。身为粮管所主任,“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一直是他信奉的管理理念,“无虫害、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一直是他执行的“四无”标准。仓库外要“颗粒归仓”;仓库内要“直如尺,平如镜”、“手摸无尘,口吹无灰”。一次,有个保管员因为工作疏忽,他保管的仓房里出现了十几斤坏粮,为不被查到,就偷偷倒到河边码头下。老杨知道后,大发雷霆,亲自带人拿泥耙到码头把那些粮食捞了上来,并召开职工大会通报批评。以后的几年,他所在的粮管所再没发生一起坏粮事故。

  过去靠精神,现在靠技术

  这是老杨进国家粮食储备库做副主任,对职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过去粮管所的仓库条件很差,都是老式仓房,易藏虫卵和鼠雀,刮风下雨,上漏下潮。粮管所的工作人员只能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改善保管条件,自己动手修地面,铺水泥场地,改建新式仓库。严把入库粮食质量关,每天一小查,三天一大查,掌握保粮的主动权,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而今,国家研发了一批批粮食品质检测、物流、仓储、烘干等仪器设备和信息技术。粮仓硬件基础迅速进步,主要作业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信息化。在现代设备和科学技术的悉心“呵护”下,粮食保管效果大大提高。

  打铁须得自身硬,老杨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工作中,他总能甩开膀子,扑下身子,每逢有新设备、新技术,都会亲自带员工去调试、去操作;每逢有新的仓储管理知识培训,都会带头去参加、去学习。一直以来,不论是干防化员、检验员,还是保管员,他都干的有声有色;不论是粮食质量标准,还是储藏技术,他都是这些方面的行家里手。几年来,他所在的国家粮食储备库仓储“一符四无”率和科学保粮率均为100%,科学保粮、绿色储粮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全市仓储业务考评中,始终名列前茅,老杨也多次被评为粮食系统先进个人。

  地有阳光百花鲜,人有理想劲头添,即将退休的老杨从未休息停歇过,仍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着,他的青春在万吨粮仓里发光,他的事业在服务“三农”中闪亮。就在我们快要结束谈话时,技术员小张急匆匆跑来,说那边正在工作的烘干机好像出了点故障,让杨主任去看看。在跟我们招呼后,老杨又穿上他那件灰蓝色工作服奔烘干房方向去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粮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