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粮油加工业

加快湖南由粮食生产大省向粮食经济强省转变

湖南省粮食局

湖南是粮食生产大省,水稻和油茶一直位居全国首位。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抓好粮食收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始终不渝的主业,把保供稳价、维护正常粮食流通秩序作为矢志不移的主责,把推进粮食产业发展、提升粮食经济效能作为始终如一的主攻方向,奋力打造粮油“千亿产业”升级版、“粮安工程”湖南版、“粮油经济”增长版,全省粮油加工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642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193亿元,排名跻身全国7强。2015年全省粮油加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1254亿元,增幅保持在5%以上,实现了逆中有进、弱中向好。

一、坚持政府推动,强化粮油产业发展保障

注重借助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的力量强化组织领导,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考核激励、宣传推介,促进和加快粮油产业发展。

(一)政策引导。2010年省政府专门下发《关于实施粮油深加工及物流千亿产业工程的意见》,并成立了分管副省长为组长,省粮食局、发改委、财政厅等10余个部门组成的粮油“千亿产业”领导小组。各市州、县市区也参照省里的做法,出台了加快粮油产业发展的文件,成立了领导机构,明确了相关政策措施。2013年,在全省粮油加工业突破1000亿的基础上,适时提出并通过启动实施“五扶工程”打造粮油“千亿产业”升级版的发展战略,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201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将“粮油千亿产业升级版工程”列为全省重点打造的“三大千亿产业”之首予以重点扶持,全省粮油产业发展更是步入了“快车道”。

(二)资金支持。省政府专门设立了粮油“千亿产业”专项资金,连续5年每年新增1亿元用于支持粮油产业发展,2015年明确在原来基础上继续延长3年支持。在省“千亿产业”引导资金的带动示范下,全省所有市州和县市区都设立了相应的配套资金。据统计,5年来,全省共投入粮油产业发展资金29.8亿元,其中省政府投入资金5亿元,各市州和县市区配套资金4.2亿元,企业自筹资金20.6亿元。财政引导资金很好地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考核激励。省政府把粮油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了年度绩效考核的范围,每年底进行一次考核。2015年,又将这项工作纳入《贯彻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了考核内容、评分办法、实施步骤、结果运用和工作要求。

二、坚持产业带动,做大做强做优龙头企业

针对全省粮油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科技含量不高、粗加工产能严重过剩、品牌杂乱等问题,我们紧紧抓住稻米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和“镉米事件”后粮油加工产业重新洗牌的重大机遇,实施了以“扶大扶强扶优扶特扶品牌”为重点的千亿产业“五扶工程”。

(一)明确基本思路。把“扶大扶强扶优扶特扶品牌”作为基本要求,围绕壮大龙头企业、加快主导产业发展、支持特色粮油加工、培育知名品牌,选择30家左右生产规模大、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品牌竞争力优、特色明显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二)建立企业名录。按照对重点企业实施“名录制”管理的要求,下发了《粮油千亿产业“五扶工程”入围企业评审标准和运行监测考核办法》,通过市县申报、现场考察和专家评审,确定重点扶持的粮油加工企业名单。

(三)实施精准扶持。制定下发了《粮油千亿产业项目资金申报指南》,明确了项目支持范围、申报条件、支持方式、资金额度、申报数量等,并将申报审批的第一关口下放到市州,避免过去撒“胡椒面”和让下面“跑断腿”的做法。对纳入“五扶工程”的企业,从并购重组、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市场拓展、品牌建设、市场融资、人才培养、产销对接等8个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和引导这些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组建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鼓励企业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进先进技术、生产工艺和管理经验,发展粮油精深加工、推进主食产业化;引导企业主动对接“互联网+”改革,创新提升营销模式,与省外企业、跨界企业建立多形式、深层次、长期稳定的资源与资本合作关系;支持企业利用新兴媒体、产品展销、经贸洽谈等平台,加大粮油产品和粮油品牌的宣传力度。

三、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一)机制创新。坚持走包容发展、绿色发展、差异发展、特色发展、持续发展的路子,引导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尤其是跨界兼并和重组,通过资源整合、资本集聚和集群式发展,实现以小博大、靠大做强、联小成优。省粮食局与长沙市政府联手,打破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界限,整合省、市资源组建了湖南粮食集团。通过4年的奋斗,集团旗下拥有一个上市公司和3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3个经营平台,总资产从2011年的35.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11.1亿元,增长216%;销售收入从15.8亿元增加到78亿元,增长394%;利税从141万元增加到6094万元,增长42倍,成为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并拥有5个中国驰名商标。各市州按照“一市一集团、一县一骨干”的总体要求,加快了资源整合、企业重组力度。目前,以湖南粮食集团为龙头,以市州区域性粮食集团为骨干,以县级粮食企业为基础的全省产业发展总体构架已基本形成。至2015年11月底,全省有粮油类国家级龙头企业15家,省级龙头企业116家,5家企业进入中国粮油企业100强,5家企业进入中国大米加工企业50强。

(二)技术创新。坚持把推进粮油深加工和副产品循环利用作为粮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推动粮油加工业向食品、环保、能源、医药、化工等领域拓展。充分发挥湖南油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油精深加工,目前已开发八大类30多个规格的产品。

(三)品牌创新。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自主的原则,在现有38个中国驰名商标的基础上,选择规模大、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高、有创新能力的品牌进行重点扶持。通过贴牌生产、特许经营、加盟连锁等形式,形成了品牌共享、资源共用、市场共存、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目前,全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8个,比2010年增加30个。

四、坚持融合互动,着力构建新型行业业态

(一)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发展。紧跟市场经济发展趋势,鼓励和重点扶持有规模、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与金融资本深度对接,拓宽融资渠道,用市场的活水激发企业内生活力。目前全省粮油行业共有5家上市公司,展现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互动的无穷魅力。

(二)传统营销与智能电商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放心粮油工程,加强放心粮油网络建设,逐步形成了“社区+粮店”、连锁经营、军需民食一体化、国有粮食企业“前店后厂”、居民主食厨房放心粮油店等多种模式竞相争奇的放心粮油销售模式。在此基础上,坚持电子商务与现货交易相向发展着力打造传统营销与智能电商融合发展新平台。

(三)主食产业与杂粮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湖南稻米资源优势,在全省14个市(州)级城市各选择1-2家企业试点,积极推进以大米为主的主食产业化发展,鼓励企业开发营养专用、多元便捷、安全保健的主食产品,逐步实现由生产大米、面粉为主向米、面主食制品转变,由原粮和大米调出为主向主食大米和米制品调出为主转变。与此同时,为满足消费升级需要,充分发挥湖南茶油资源和杂粮众多优势,重点支持龙头油生产加工企业,推进油脂消费从生产引导向消费引导转型;充分利用湖南旱地“绿色、安全、生态”天然优势,突出“环保、健康、营养”特色,大力发展粮油深加工,重点支持湘西、湘南、湘北等杂粮主产地区开发特色粮油食品。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