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粮食收储 一手抓粮食加工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

黑龙江省粮食局

2015年,我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实现了“十二连增”。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上个收购期共收购粮食1443亿斤,同比增加242亿斤。这个收购期预计收购1400亿斤左右,其中国家政策性粮食950亿斤以上。截至12月底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预计实现盈利10亿元,同比增加7.2亿元,增幅257%。为确保粮食收得进、储得下、销得出,全省粮食部门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打好两个“攻坚战”。

一、全力以赴,打好粮食收储“攻坚战”

按照国家关于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部署,我省周密安排、抢前抓早,务实创新,积极推进秋粮收购工作。截至12月20日累计收购粮食952亿斤,同比增加328亿斤。其中国家政策性粮754亿斤,占收购总量的79%,同比增加521亿斤。秋粮收购总体进展顺利,农民卖粮积极踊跃,收购秩序好、进度快。

(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针对2015年我省粮食收储矛盾突出、粮食收购政策变化大等情况,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分别召开常委和常务会议专门研究秋粮收储工作。省委书记王宪魁、省长陆昊亲自深入到基层调研粮食收获、收储、加工和农民收入等情况,并对做好秋粮收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省政府于9月28日和11月11日分别召开全省秋粮收购和防止玉米生霉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管副省长吕维峰对相关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连续下发3个电报,对切实做好农业秋收和农民增收、开展玉米代烘干业务、加强国家政策性粮食收储等工作做出了重点部署。

(二)细化收购工作措施。一是合理确定收储库点。坚持收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收购启动、库点确认、政策执行等问题。全省已认定具备政策性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1148个,满足农民就近卖粮需要。10月10日和11月1日,全省如期启动水稻最低收购价收购及玉米临储收购。二是加强国家政策宣传。全省派出200多个工作组,结合开展“兴粮惠农进万家”活动,深入宣传和解读国家粮食政策,帮助农民分析市场形势,引导农民适时适价卖粮。三是强化为农服务措施。组织技术人员走村入户,指导农户科学储存粮食;开辟农民卖粮绿色通道,组织农民有序送交粮食,减少排队等候时间;积极推进收购环节综合服务设施改造升级,在粮食检斤、化验、结算方面实现“一站式”服务,切实提高收购工作透明度和工作效率。四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持工作协调机制和联合巡查督导制度,全面加强秋粮收购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合力推进政策性粮食收购工作。

(三)认真解决难点问题。“销、防、控”三管齐下,有效应对玉米生霉问题。一是积极消化生霉粒超标玉米。对生霉粒超标玉米,我省通过开展搭桥服务、加强产销合作,组织省内外玉米深加工企业入市收购消化。二是主动做好防止玉米生霉工作。指导农户采取码趟子、搭楼子、上栈子等传统办法,对玉米进行离地储存,降水防霉;对“地趴粮”采取除雪遮苫、翻堆倒垛、离地通风等措施清选整理,实现好粮卖好价;动员全社会烘干力量为农民提供代烘干服务,加快降水,有效防止玉米生霉。三是启动玉米生霉情况动态监测。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粮食质量动态监测措施,重点加强对玉米生霉情况跟踪监控,实行五日报制度,实时掌握相关情况。

(四)强化仓储保障措施。按照“保证质量、加快进度、按时完成、装上新粮”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粮食仓储设施项目建设,缓解了秋粮收储压力。一是严格落实市县政府责任。省政府与市县政府签订项目建设责任状,作为重点督办事项推进,通过部门联动、现场办公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确保项目建设工作顺利推进。二是粮食部门督导推进。各级粮食部门采取季度通报、下发督办通知、约谈等方式加强工作督导,对个别进展缓慢的项目开展现场督导推进。2015年,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府投资22亿元,带动企业和社会投资31亿元,累计投入资金53亿元,新增仓容能力330亿斤,有效缓解了我省收储能力不足的矛盾。国家下达我省的地方158亿斤建仓及罩棚项目在本收购期内全部完工并装上新粮。三是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有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把手”责任制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逐级、逐岗位落实了安全工作责任。强化安全储粮措施,开展专项安全检查,确保储粮安全。全年未发生坏粮事故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二、多措并举,打好粮食加工“攻坚战”

我省将粮食加工产业发展作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采取引进战略投资、精准扶持、产权和品牌整合等方式,促进了全省粮食流通发展。

(一)大力引进大型战略合作伙伴。通过深入开展产销合作,引进中粮、中纺、中航、厦门象屿、贵州瓮福、广州恒大、浙江农发等大型粮食企业集团,投资我省粮食生产、收储、加工等领域,有力促进了粮食流通。我局与厦门象屿集团开展战略合作,计划5年内形成400亿斤收储能力,80亿斤粮食深加工能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粮食全产业链经营龙头企业。2015年累计投资45亿元建设富锦、北安、绥化三个仓储物流加工园区,累计形成153亿斤收储能力和12亿斤玉米深加工能力,2016年可增加24亿斤玉米深加工能力。

(二)精准扶持粮食加工企业发展。针对粮食加工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在认真开展加工企业运行分析,及时跟踪研究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基础上,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大、财力十分紧张的困难,出台了加工补贴政策,对年加工能力10万吨及以上的水稻加工和玉米深加工企业竞购加工政策性粮食,每吨分别补贴200元、400元,补贴金额达20亿元以上,全省累计竞购政策性粮食80亿斤。此项政策在提高企业开工率、保持市场份额、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既消化了粮食库存,又提高了粮食加工产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

(三)积极推动水稻加工企业产能整合。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全省水稻加工企业,依靠规模效益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按照“政府引导、部门支持、企业自愿”的原则,对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下水稻加工企业进行产权和品牌整合。截至目前,通过整合形成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水稻加工企业101户,对增强水稻加工企业市场抗风险能力,打造我省水稻产品知名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科学谋划粮食加工产业发展规划。推进水稻加工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效益化发展,规划利用1—2年时间,在现有20户年加工能力30万吨及以上水稻加工企业的基础上,通过新建、扩能改造和产权整合等途径,再新增54户左右,并大力推动稻壳发电、白炭黑、米糠油等加工项目,延伸加工链,建立70户左右的水稻加工大企业集群,年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吨左右,占全省水稻实际产量的60%以上。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