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疫情、全球流动性泛滥等多重因素影响,有色金属铜铝锌价格持续上涨,并向国内传导,给相关产业带来不利影响。针对铜铝锌价格的非理性上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根据国务院会议关于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储备市场调节作用,分批次向市场投放国家储备物资铜铝锌,有效增加了部分品种原材料市场供给,缓解部分行业企业原材料成本压力。 本版今日起开设“大宗商品铜铝锌国储投放怎么看”栏目,推出系列报道,约请有关专家就此进行分析研判。 今年以来,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疫情导致供需错配等因素推动下,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并向国内市场传导,加重中下游企业生产经营负担,特别是成本敏感度高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国务院常务会议接连多次研究大宗商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上涨问题,要求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强化价格调控,多措并举遏制价格不合理上涨,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 针对铜、铝、锌等有色金属价格的非理性上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工作部署,6月16日宣布以公开竞价的方式面向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企业分批投放铜、铝、锌等国家储备。6月22日发布了第一批投放公告,铜、铝、锌分别投放2万吨、5万吨和3万吨,合计10万吨。7月21日发布了第二批投放公告,铜、铝、锌分别投放3万吨、9万吨和5万吨,合计17万吨。 此次抛储选择在铜、铝、锌社会库存降幅较快阶段,直接针对下游加工制造业企业投放,不仅及时扩充了市场有效供给,缓解供应紧张格局,也大幅缓解企业采购成本压力,特别有助于缓解下游中小企业的困难,切实解决中小企业“买货难、买货贵”的难点和痛点。在投放区域分布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根据各地区消费能力的差异,合理分配投放量,提升了抛储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据统计,6月22日第一批公布抛储时,铜、铝、锌的社会显性库存分别为26.71万吨、88.1万吨和11.1万吨;截至7月21日第二次公布抛储时,社会库存分别为17.71万吨、80.9万吨和10.39万吨,分别较6月22日减少9万吨、7.2万吨和0.71万吨,库存降幅和前期相比显著收窄。同时,前期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明显遏制,保供稳价效果显著。 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一个明显的变化是金融化程度日益加深,价格不再纯粹由供需基本面决定,在短期内市场容易出现非理性大起大落,推动价格严重偏离供需基本面,并向国内市场传导。尽管大宗商品具有一定的金融属性,但与金融资产的定价主要反映人们对未来的收益预期不同,大宗商品因与实体经济紧密相关,其定价逻辑更注重当下的供需平衡关系,当下库存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市场的可供给量,因此库存的变化是影响当下价格重要的决定因素和变量。依据未来供需缺口“故事”过度进行金融化炒作是不可持续的。然而,短期的过度金融化炒作也会造成预期混乱而令“市场失灵”,对实体经济的危害不得不防。通过储备调节对市场库存进行影响,是矫正市场失灵、维护市场秩序重要手段之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决策如果出台前与市场沟通不够,就可能扰乱市场预期,后续需要大量工作去弥补。面对此次铜、铝、锌价格短期内的非理性过快上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加强市场沟通和预期引导,通过储备投放,将有色金属储备库存由“隐性库存”转为“显性库存”,既调节了当下的市场供需平衡,又能影响市场预期,逐步引导价格向基本面回归。 面对大宗商品价格的频繁波动,国家通过收储和抛储进行市场预期管理,达到抑制价格非理性大起大落的效果,有利于产业平稳运行。例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国家曾多次进行铜、铝、锌的收储,将“显性库存”转为“隐性库存”,调节市场供需,引导各方预期,为实体经济及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且有利的战略保障。 为遏制大宗商品的过度金融化炒作,储备调节也讲究方式方法和策略。此次有色金属储备投放,具有“不定期、不定量、不定次”三个不确定性,即每次投放时间不确定,每次投放数量不确定,投放多少次也不确定,增加了未来社会对“隐性库存”转为“显性库存”预期的不确定性,可对市场过度投机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已经落地的两批抛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市场的供需紧缺矛盾,未来有色金属储备投放将进一步增强调控效果,夯实国家保供稳价的政策目标。 来源:《经济日报》(2021年8月26日 6版) 相关链接: |
来源:粮食和储备局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