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机构2023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展望综述
2023年04月18日 【字号:

为准确研判分析2023年我国资源安全环境和大宗商品市场走势,近期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物资储备司、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组织梳理了国内外近40家市场机构判断和观点,其中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能源署、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高盛、摩根士丹利、中国银行、中信期货等国内外金融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智库机构。总体来看,大宗商品供需持续改善,价格大幅涨跌的空间均不大。但在我国经济复苏、欧元区经济软着陆、美国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各机构对今年大宗商品市场走势判断存在一定分歧。

一、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总体走势展望综述

约70%的机构认为2023年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将呈下行趋势。多数机构认为需求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主导大宗商品定价的核心因素,在海外需求持续下行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或温和震荡下行。世界银行预测,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未来两年大宗商品价格将有所回落,能源、农产品和金属价格预计年内分别下降11%、5%和15%,但大宗商品总体价格仍将远高于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联合国预测,除天然气价格维持高位外,原油、金属、农产品价格将呈下行趋势。经济学人智库预测,由于全球需求放缓,多数大宗商品价格将在2023年回落,基础金属平均价格将比2022年下降11%。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2023年全球初级产品需求将放缓,整体价格可能继续下调。但在供给侧,极端气候风险和地缘政治风险仍威胁全球供应链的恢复,全球初级产品价格仍可能出现大幅波动。蒙特利尔银行认为,欧美发生衰退的可能性大,且衰退主要发生在工业领域,今年基本金属年度平均价格将低于上年度。

约30%的机构认为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将出现上涨。美元见顶、美联储加息放缓、中国经济复苏等因素,将对大宗商品产生正向作用。高盛等认为,2023年大宗商品将继续处于超级周期。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带动需求增长,供给增长乏力和投资不足将导致2023年大宗商品价格呈现上涨趋势。具体走势方面,大宗商品第一季度可能会以“起伏不定”开局,并在第二季度开启涨势。摩根士丹利、富国银行认为,许多大宗商品仍处于结构性供应不足的状态,预计2023年价格将反弹,特别是能源相关产品。花旗则认为,对金属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并超过石油等其他大宗商品需求。

二、影响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综述

我国经济复苏是大宗商品需求的重要支撑因素。我国经济先行指标转好,2023年1月我国制造业PMI为50.1%,是近4个月以来该指标首次重回扩张区间,2月继续呈回升态势;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5.98万亿元,成为2022年1月以来最高。据对多家国际机构和智库最新公开预测数据的统计,2023年我国经济增速预测平均值为5.2%,预测区间为4.3%至6.5%,其中多个机构的增长预测在近两个月内上调。受我国经济复苏预期等因素拉动,大宗商品需求可能出现抬升,一定程度上抵消世界其他地区的疲软。

年内美国经济衰退预期提升。被视作经济衰退的预警指标美国长短期国债收益率自2022年10月起出现倒挂,其制造业PMI持续低于荣枯线,发出经济增长放缓信号,据此推测美国经济负增长可能出现在今年二季度至明年一季度。纽约联储银行根据国债收益率模型测算,到2023年11月发生衰退的概率高达47.31%,高于2008年2月41.71%的水平。美国《华尔街日报》季度调查结果显示,在美联储加息背景下,美国经济年内出现衰退的概率高达61%,或将出现温和衰退。但从年初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一年来最高、失业率维持在历史超低区间、企业盈利水平仍呈上升态势、服务业PMI重回荣枯线等指标看,美国经济依然展现出较强韧性。

欧元区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增强。欧元区经济增长持续回落,2022年四季度GDP增长1.9%,降至2021年一季度以来最低;欧元区制造业PMI自2022年7月以来持续处于衰退区间。《华尔街见闻》去年末调查显示,近90%的被调查经济学家认为欧元区已经陷入衰退,多数预计2023年欧元区将出现经济萎缩。但欧元区近期经济数据表现出一定韧性,显示对能源危机适应情况好于预期,今年2月综合PMI初值升至52.3,优于预期值,创9个月来最高水平,目前总体通胀正在放缓,核心通胀率低于美国。随着能源紧张问题的缓解,欧元区经济衰退或将比预期更短更温和。

美联储货币政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1月份美国PPI、CPI等数据高于预期,反映出当前美国通胀仍有较强粘性;近期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传达出美联储将继续加息、在通胀明显回落前维持紧缩货币政策的态度。受此影响,大部分机构认为美联储加息不会轻易停止,年内不会降息或降息概率很小,但加息步伐将放缓。但仍有部分机构认为,持续加息将导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届时美联储可能放松货币政策。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是影响今年大宗商品市场走势的最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

资源民族主义和地缘政治风险影响值得关注。地缘政治冲突和产业绿色转型,引发的商品需求结构变化、局部供给中断,是导致2022年大宗商品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俄乌冲突对全球大宗商品供需结构性影响逐步消减,海外相关产能进一步恢复,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指数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最高点回落,但仍显著高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平均水平。多个机构认为,资源民族主义和地缘政治冲突不会消失,甚至有抬头的迹象。近年来,西方国家开始重建关键矿产战略储备并建立战略联盟,资源国希望延长产业链获取“工业主权”。社科院专家认为,基于效率原则构建的全球供应链开始重塑,供应链作为政治战略资产,不再是中立网络,基于地缘政治的安全准则纳入供应链,全球供需再调整和再布局不可避免。

三、分品类市场走势综述

(一)能源产品价格走势预测

——原油市场供需两弱,价格将呈下行趋势。2023年OPEC+维持减产立场,俄罗斯宣布减产,美国受资本支出限制产量缓慢增长,因此预计全球原油供应增长减慢。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导致原油需求趋弱。机构对石油价格预期普遍持悲观态度,预计今年国际油价相较于2022年平均101美元/桶的价格,将回落10~15美元/桶,但仍高于近五年平均水平。

——煤炭需求增加,价格前低后高。煤炭作为欧洲天然气短缺的重要替代能源,需求明显上涨,由于新增产能不足,国际动力煤维持供给偏紧状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经合组织、国际能源署均预计,作为欧洲天然气短缺的替代能源,2023年煤炭价格将维持高位。机构预测国内市场供给保持增长,但对需求和进口形势有不同判断,但基本都认为,即使价格中枢回落,也仍处于高位水平。

——天然气供给紧张,价格将维持高位。2023年全球天然气市场仍将处于新增产能不足的失衡状态。俄罗斯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中断,将对欧洲市场产生持久影响,据测算,受LNG出口设施不足限制,欧洲全年天然气短缺超200亿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经合组织预计2023年天然气价格将维持高位。世界银行预测天然气价格在2023年较2022年有所回落,但仍远高于2017-2021年的平均水平。

(二)金属价格走势预测

——贵金属铂价格坚挺,钯价格下滑。由于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钯供给中断,加速应用端铂钯替换,同时受铂金应用需求复苏影响,铂金价格重心上行概率较大,钯金价格因需求弱化而出现下滑的风险增加。根据伦敦贵金属协会近期调查预测,2023年以美元计算的铂金价格将比去年上涨12.5%,平均价格约1080美元/盎司,但钯金将下跌。

——有色金属供给相对充足,价格涨跌互现。多个机构预计有色金属市场供应总体宽松,受全球经济增长需求前低后高影响,价格可能在上半年回落、下半年反弹。一是铜价走势分歧较大。部分机构认为,受今年随着非洲、亚洲铜矿项目逐步落地,全球铜矿供给将缓慢回升影响,铜价将小幅回落,投行机构预测2023年全年平均价格8315美元/吨,较2022年回落约5%。但高盛等机构近期多次上调铜价预期,认为全球铜显性库存降至14年来最低水平,全球矿山供应紧张,预计供应过剩已转为供应不足。二是铝锌价将震荡下行。随着新增产能投产和海外产能恢复,铝全球供应有望过剩,锌供需逐渐宽松。投行机构对于铝、锌预测全年平均价格分别为2574美元/吨和3059美元/吨,较2022年平均价格分别出现5%、11%的回落。三是镍将扭转结构性短缺出现小幅过剩。2023年上半年仍可能延续2022年镍铁过剩、纯镍紧张的结构性供应短缺现象,下半年随着国内外产能扩张,全球精炼镍有望转向紧平衡,纯镍将出现过剩局面,预计波动幅度较大,总体前高后低。投行机构对于镍价的全年预测平均值为22935美元/吨,预测区间为18500~28750美元/吨。四是铅锡价格中枢上移。铅方面,海外冶炼复产将增加铅供给,但市场维持低库存水平,供应缺口收窄消费预期复苏,2023年铅市场将整体维持供需平衡或小幅短缺。随着伦铅今年正式纳入彭博商品指数,金融属性增强,价格波动性加大,波动重心抬升。锡方面,国际锡业协会认为,随着消费复苏、光伏用锡的崛起,2023年全球锡需求将进一步抬升。传统锡矿供应国供给增量有限,叠加行业长期资本开支不足,全球新增锡矿受到一定限制,供需存在较大缺口,长期来看,需求端弹性大于供给端弹性。预计锡价重心将上移至24~25万/吨。五是锂价呈下行趋势。据海通证券、五矿证券、中信证券等机构测算的供需关系来看,实际供应略高于需求量,2023年,锂资源供给将呈现逐步宽松局面,并可能于下半年开始逐步进入下行周期。目前受下游库存堆积、市场预期走弱影响,动力电池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延续2022年末的疲软走势,已跌破40万元/吨关口,机构预测今年碳酸锂价格将跌至30-35万元/吨。六是钴价持续回落。随着供应端嘉能可、洛阳钼业及印尼镍钴项目等新产能将投放,预计2023年全球钴供给量为23.6万金属吨,整体钴需求量为22.3万金属吨,市场整体维持宽松,电解钴价格呈现下行态势。七是锑钼钨锆等小金属价格上涨。近期新能源产业扩张带动小金属行情走强,钼价创下近17年的新高,预计钼供应趋紧的态势会继续保持;国内锑价预计一季度国内精锑价格将突破去年高点,达到8.5万元/吨以上位置;锆钨价格也出现涨价先兆。

——黑色金属价格或重心下移。长期看,在“双碳”背景下,钢铁产量回升受到抑制;短期看,经济处于复苏回暖状态,国内基建投资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仍对钢铁有较强需求。在国际市场需求减弱的预期下,钢材需求呈现“内强外弱”格局,预计原料价格重心将小幅下移。机构预测铁矿石现货市场第二季度将出现供应缺口,价格可能出现上涨,涨势将在今年下半年消失,不会延续到长期牛市。

(三)农产品价格走势预测

预计2023年玉米、小麦等谷物供应将持续偏紧,产需缺口扩大,国际价格将延续高位震荡;油脂上半年供应宽松,价格可能回落。地缘政治风险是影响农产品市场的最大变量。世界银行预计,2023年农产品价格将下降5%。据该机构数据,俄乌冲突以来近30个国家对食糖、小麦、大豆油、葵花籽油、棕榈油等农产品实施出口禁令或限制措施,政策有效期大多至2022年底。当前俄乌局势尚未明朗,黑海谷物出口在2023年3月22日之后是否会再次中断仍存变局。其次,拉尼娜现象等不确定性气候因素仍将继续扰动农产品期货市场。世界气象组织预计,上半年加拿大小麦、美国玉米和阿根廷大豆等减产风险指数较高。此外,库存偏低继续对粮食供应构成威胁,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谷物理事会2月数据显示,全球谷物(不包括稻谷)供应仍将趋紧,库存消费比预计从上年度的30.8%降至29.5%,期末库存为8年来的最低库存。宏观政策层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宗商品研究部经济学家称,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将在2023年年底前继续对农产品价格构成下行压力。

来源:粮食和储备局网站